我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生產不斷攻堅克難,實現跨越式發展,2019年共新增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1139萬千瓦,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累計產量34.5萬噸,以下是能源行業分析。
我國能源消耗一直以煤炭為主,近年來天然氣、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占比緩慢提高。煤炭從占比70.3%降至2019年的66.0%,石油的消耗量始終保持在18%上下,天然氣由占比3.7%升至2019年的5.8%,水電、風電、核電從7.7%升至9.8%。煤炭的主導地位短期內不會產生太大變化。
主要能源品種生產全面發展。根據能源行業分析數據,原煤產量2019年達到36.8億噸;原油產量2019年達到1.9億噸;天然氣2019年產量達到1602.7億立方米;發電量達到71117.7億千瓦小時。
人均用能水平顯著提高。《2020-2025年中國各種新能源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人均能源消費量達到3332千克標準煤。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不斷下降。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為0.50,比1954年彈性系數低3.04,比1954-2005年、2006-2018年平均彈性系數分別低0.49、0.01。
從電力消費的角度看,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至個位數百分比。其中,2019年用電量為6.31萬億度,同比增長6.6%,第一、二、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的用電量增速分別為7.3%、5.5%、10.7%和 7.8%,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結構調整、節能工程推廣等舉措帶來的成效。
從煤炭消費的角度看,2019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比仍高達62%,較全球平均水平高出34個百分點,石油、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占比均不及全球平均水平。考慮我國資源稟賦狀況,能源行業分析認為煤炭仍有望維持第一大一次能源來源的地位,但其消費占比有望持續降低,或在2025年降至50%以下。
2020年,我國石油市場發展出現眾多新態勢。汽油、柴油、煤油消費均呈現增長態勢,但汽油消費增速有所下滑;受國際油價低位震蕩影響,國內原油產量繼續下滑;在地方煉油企業需求驅動下,原油進口大幅增長,致使原油對外依存度再創新高;國內煉化產能繼續擴大,成品油凈出口持續增加。
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分別達到10%和15%,大電網覆蓋地區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在電網總發電量中的比例達到1%和3%以上。權益發電裝機總容量超過500萬千瓦的投資者,所擁有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權益裝機總容量應達到其權益裝機容量的3%以上,以上便是能源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