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疫情發展的全球化趨勢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的沖擊,許多國家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根據IMF在6月底的預測,2020年全球GDP將萎縮4.9%。
全球制造業PMI在去年年底重回50以上后,在疫情沖擊下今年2月再度陷入萎縮區間,4月全球制造業PMI降至39.6,為有記錄以來新低,5月以后隨著經濟的重啟以及需求的恢復,全球制造業活動低位企穩,未來有望延續弱反彈趨勢。
從歷史數據來看,全球經濟形勢與原油需求有著較強關聯性,而且制造業指標與柴油、煤油等需求也有著非常強的正相關性,在上半年全球經濟遭遇重挫的背景下,下半年經濟將持續修復,但疫情仍然會制約經濟的發展,GDP、制造業PMI等指標將呈現弱恢復,制約原油需求的恢復。
5月以后,OPEC+執行新一輪減產,而油價的下跌也令美國頁巖油企業被動減產。但進入下半年,根據減產協議,OPEC+減產幅度將收縮,而油價的回升也必然會帶來美國頁巖油減產的放緩,供應端有環比回升的預期。
根據減產協議,OPEC+下半年減產幅度將收縮至770萬桶/日,當前產油國確認將970萬桶/日的減產幅度延長至7月底,同時沙特、俄羅斯等產油國預計未來會放松減產,若7月產油國沒有討論再度延長期限,8月以后減產幅度將下降至770萬桶/日。
另外,在減產協議框架下,下半年產油國減產幅度大概率呈現逐步收縮的態勢,這意味著在OPEC+減產這方面很難再給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而且當前油價中已經基本計入了產油國減產的利好。
北京時間7月15日晚,國際油價下挫,美油轉跌。據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1:22,NYMEX原油期貨跌0.22%,報40.20美元/桶;ICE布油期貨漲幅縮窄至0.19%。
美國能源信息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5.317億桶,環比下降750萬桶,顯著大于市場預期的210萬桶左右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