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影院應調整售票方式,全部采取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
7月20日全國預售票房已超百萬元。隨后,票房一路走高,7月20日12時左右,全國票房達到了200萬元,14時升至260萬元。
業內對復工初期的電影市場預期并不樂觀。部分影院從業者表示,《國家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明確要求上座率不能超30%,場次減半。同時,復映影片的票價不高,甚至無法攤平成本。另外,防控舉措原則上禁止售賣飲料零食,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這些規定都影響了影院的收益。可以預見,復工初期票房不會太高。
電影院開放后,近半年壓抑的市場需求釋放,可能會有一波報復性消費,但市場復蘇的不確定性也很大。比如,疫情可能存在反復。影院在開放的同時,還需要限流并遵守一系列防疫規定,并不是一個正常運營狀態,這對大制作影片來說風險很大。
目前頭部影片還在觀望市場情況,只有市場穩定之后這些影片才會陸續上映。到那時,影院才會基本恢復到原來的經營狀態,或者進入一種影院的“新常態”。
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如何,電影院復工都讓行業看到了希望,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與其他行業在疫情平穩后復工所面臨的問題一樣,信心恢復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行業內外通力合作。
2014-2020年中國電影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可行性報告從目前影院開放情況看,票價很便宜。有5元觀影,也有9元觀影,會形成報復性消費,但固計不會持續太久。莫爭說,這是因為2020年的網絡電影分走了很多紅利,另外一個看電影不僅花錢,也花時間。你可以一次買十件衣服,但沒法一天看十場。
目前的低價票現像是好事。說明影院愿意犧牲利潤,來吸引人氣。同時也說明挺下來的影院有自身實力,還可以補貼觀眾。他固計電影行業基本恢復正常,可能在三四季度、國慶節開始以后。
此外,在后續恢復階段,影視行業應該利用好線上和線下渠道。目前很多影院不能線下購票,將來更要增強在線運營,這是大勢所趨。
2020年疫情期間,網絡大電影發展迅猛,有人認為是搶占了院線的存量市場,有人也認為是增量市場。莫爭表示,他更傾向于后者。網絡大電影很聰明,它找到了縫隙市場。院線與網大并行不悖,共同繁榮整個市場。網大的發展對院線電影也是鞭策和加強做精做深的動力。網絡大電影相對作品質量待提升,有其存在的長尾價值市場,但還不足以與院線電影來討論。